道王勤王局,又名尊王攘夷。
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勤王,指君主有难,臣下发兵救援。其本质就是迫于形势为了师出有名的伪善行为。
(无论是三山献鼎还是绕粮还田亦或是道王勤王,都是属于明眼人都知道布局者想干啥,却又没有办法的局。即便对人性的弱点再了如指掌,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也是无可奈何,除非对方主动犯错,方能有可乘之机。所以,提升实力、自强不息永远都是王道)。
此举在伊拉克战争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号称世界警察的美国为了师出有名,公然叫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其名曰为了中东区域安稳与世界和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织联军扫平伊拉克正统武装力,以至于中东地区时至今日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真正能把此局运用的炉火纯青,武侯诸葛亮当属第一。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在各方面实力都略逊于曹魏和东吴,蜀汉带头大哥刘备在刚建立之初,因为荆州归属问题与东吴产生摩擦,由于东吴以逸待劳,火烧连营,先帝草草的托孤白帝城,一座烂摊子摆在武侯面前,蜀汉内部各种势力蠢蠢欲动,本地大世家、敌夷部落、军政派系等等错综复杂,还有外患,曹魏政权摩拳擦掌,眼看先帝好不容易建立的政权顷刻间即将陨落,武侯夜不能寐,寝食难安,那怎样才能在如此乱局中脱颖而出,成为武侯的心病?武侯经自我深思熟虑,使用了三板斧谋略。
第一,整顿军纪及后方供应链,为稳定内患做准备。
第二,转移内部矛盾,矛头指向曹魏政权,六出祁山。
第三,重用新人,扶持嫡系人才蒋琬、费祎等。挥泪斩马谡统一战略,并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经过武侯这些明里暗里的操作,使蜀汉政权瞬间提升不止一个档次,蜀汉能与曹魏政权掰掰手腕,武侯功不可没。要不是天公不作为,以及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续历史都将改写。
道王勤王局主打的就是一个实力足够,而且名正言顺。简而言之就是: 在自身实力强大的情况下,尊重且维护一把手(公司老总)的前提下,找一个公正且合理的理由,清除一切排我力量, 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同现代某国要攻打哪个小国,得先找个为了和平的理由,然后把自己包装成正义的化身,
借公名而谋私利的同时,把内部矛盾转向了外部,保持统一战线,枪口一致对外。
现代社会商业环境,很多业态也运用此局混的风生水起,比如早年间的“百团大战”,天量的现金补贴,表面上是解决了点到点的距离及普惠大众,其实就是培养用户使用平台消费习惯,等时机成熟,平台双向收费落到实处,用户并没有持续得到应有的优惠,反而增加了购买成本,商家还被额外收取高额的管理费,有苦说不出。
说到这里,道王勤王局并没有一个确定性的好坏之分,主要在于使用的人是谁,用作什么,达到什么目的。作为我们普通人,我们应该擦亮双眼,慧眼识珠,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