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隔山拜佛局

隔山拜佛是千门38局当中的屠龙术,星爷周董以及前段时间凭借一首罗刹海市掀起惊涛骇浪的刀郎,他们身上都有这一局的影子。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这个隔山拜佛局,也叫弑神术,自古蚂蚁想要干翻大象,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别看着名字普通,它不仅杀伤力极强,而且布局极其隐蔽。

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明星们大碗们,身上都有他的影子。至于拜的是谁,你们看完就知道,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隔山拜佛居里面的那些猫腻。

说明朝那会有个姓吴的书生,大家都知道。考秀才考到了40几岁,依旧没有考上,心灰意冷的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混仕途没啥戏了,于是吴先生就决定写一部大唐背景的神话,一个高僧带着几个徒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说到这,大家应该知道了,这位吴先生就是吴承恩老师,而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游记,一部神话小说,一不讲历史,二没有情爱别离,三不讲民族大义。他凭什么跻身四大名著之列?其实,完全是因为吴先生在创作时动了一个歪心思,这也就是隔山拜佛局得由来。西游记的创作背景是大唐,那个时候佛家思想渐渐成为了统治者推崇的主流思想,而之前一直作为主导地位的道家学派慢慢的被边缘化。所以,在创作中,重佛轻道也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你会发现,整部西游记当中,拿捏得住孙悟空的都是佛家的,比如说如来,比如唐僧观世音,反而被孙悟空拿捏的都是道士,比如说被推翻炼丹炉的太上老君,被干倒人参果树的镇元大仙,而孙悟空毅然成为了道佛斗法的标杆,尤其是在车持国内体现的是淋漓尽致,唐僧师徒四人 PK 三大天师,这也就是整个西游记两个学派明争暗斗的一个缩影,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创作下去的话,西游记就是一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神话小说,就像今天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播的电视剧一样,没什么问题。可是问题就在于,吴承恩老先生在西游记里面埋了另外一条隐线,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师徒四人越接近西天,妖怪就越多越厉害。每一个妖怪,都是从天上下来的,都是有后台的,不是这个神仙的宠物跳墙逃跑,祸乱人间,就是那个神仙的徒弟离家下界做妖。而尸山血海的人间炼狱八百里里狮驼岭就在西天小雷音寺下面。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人头发髻成张皮,人皮肉浪铸成泥,三魔残暴如厉鬼,吃尽阎浮世上人,即使经历了千难万险,到了西天取经还是需要付功能费、手续费等等费用。最离谱的是如来说这是他的意思。也正是这条隐线,让整部西游记从一个迎合主流市场的网络文学彻底变身成为代表广大草根反抗阶级的创世经典,但是从头到尾,吴承恩老先生都只是在讲故事,讲了一个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远的神话传说。

再说一遍,神话传说。其实说到这,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罗刹海市会在短短的几天内掀起轩然大波。19年前,刀郎的专辑大卖,大街小巷都是他的歌,这个时候数位乐坛的大佬纷纷跳出来说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没有品质,是农村人听的歌,让流行乐坛倒退15年,其实本质就是质疑大众的审美,认为普通人爱听的歌就是品味低,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式。自此之后,刀郎销声匿迹,19年后,带着一首罗刹海市归来而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一次他也学会了讲故事,一个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远,发生在罗刹海市里的故事。这里的人价值观混乱,审美怪异,喜欢以丑为美,喜欢指驴为马。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刚出道的周杰伦,被业内人士各种质疑歌词混乱,曲风怪异,咬字不清,于是周董反手就是一首印第安老斑鸠作为回应,沙漠中飞过的海鸥最后变成了印第安老斑鸠,沙漠中什么奇怪的事情都有,仙人掌怕羞,蜥蜴横着走,老斑鸠学着人开口,当然还包括那群小猫的狗,以及星爷当年的大内密探007里面的一句回击。不知道还有谁记得当年的电影圈对周星驰的评价,就如评委说的那句演技浮躁,略显浮夸,那如果周星驰不浮夸,还有现在的星爷吗?周星驰的电影,简单却独特,夸张却真诚。为什么星爷的电影总是能让人一看再看,是因为影片的魅力就是悄悄的告诉观众,现实当中有好多的无奈和困境,但是也有很多的快乐和希望,具体怎么回事,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不妨以赤子之心来看一下这个世界。

西游记为什么红?星爷,周董,刀郎,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隔山拜佛的作局逻辑,不管是西游也好,星爷也好,周董也好,罗刹海市也好,他们成功的关键就是因为他们变换了人们心中隐藏的种子,那颗根深蒂固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