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好的关系一定是谈钱
有人说现在的人太现实,张嘴闭嘴都是谈钱,但我想说,好的关系一定是谈钱,因为钱是量化一切最好的工具,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做到明码标价,等价交换。在钱的驱使下,完全陌生的人都可以像朋友一样帮助你,像父母一样呵护你,像恋人一样关心你。不谈钱,谈什么呢? 谈感情? 谈道德? 还是谈格局? 和员工要谈钱 一些公司给的钱少,事还挺多, ...
第八节 股权分错了怎么调?
有一学员问我: 郜老师,一位大哥招呼我几个开了这家公司,股权是大哥45%,我30%,老三15%,老四10%,由于是轻资产公司,我们一共也就出了不到50万。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意见,这三年过去了,业绩也做到了一个亿,80%都是我做的,我也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公司的事大哥基本没管过,却一直占大股,自己越干越觉得股权 ...
第七节 小股东出力少怎么办
宁波有个老板过来咨询,说当年他们两个人合伙创业,占股70%和30%, 但没想到不到5年就把公司做到了2个亿,净利润每年将近3000万,按说这位老板应该很开心才对,但见我的时候愁眉苦脸、垂头丧气。一聊才知道,他那个小股东这几年分红都有2000万,在当地买了别墅和宾利,也喜欢上了泡夜店,天天玩,一玩就是一晚上。一开始是迟到 ...
第六节 两个人合伙,怎么分股份
我们合伙,第一反应都是“好兄弟见面分一半",所以两个人合伙的大多都是50%对50%,但这种股权结构的硬伤就是谁都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 一旦两个人意见相反也没有任何斡旋空间,到最后只能一拍两散。这个道理很好理解,那么51%对49%呢? 这样就是我说了算,这个股权结构短时间看似问题不大,其实没那么简单。 51% ...
第五节 为什么一个人说了算
有一天,有个企业来找我咨询股权问题,他们一共来了6个人,把我不大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刚一坐下,我就直奔主题: “你们谁是公司董事长,把公司情况和咨询的问题讲一下。”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位年逾半百的男士刚要站起来,就被一位更年轻的男士给打断了:“郜老师,我们是临时让他做董事长的,下个月就轮到我做了,要不我给你介绍吧。” ...
第四节 小股东,不要把自己当老板
传统雇佣关系下,我是老板,你是员工,我给你开工资,你给我干活,签订的是劳动合同。现代合伙关系下,我是大股东,你是小股东,咱们一起出钱,一起干,干好了,收益共享,干不好,风险共担。相比雇佣关系,合伙关系更加牢固和紧密,成为大多数创业团队的首选。但很多人还没有把 “什么是合伙人” 搞清楚。合伙,是合为一体,成为一伙。就好比 ...
第三节 大股东不要得罪小股东
一家公司看似是大股东主导一切,一个人说了算,头戴老板光环,其实不然,一旦股东不和,大股东才是最大的“弱势群体”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大股东股份占比多,投入大,甚至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押在了公司,他是唯一一个没有退路的人。小股东股份占比少,投入小,很多都是搭便车、跟着干,行的话就做,不行也可以有其他选择。一旦大股东和小股东产生 ...
第二节 合伙人该怎么相处
合伙人一般都是我们的同床、同窗、同事、同乡…… 多多少少你都有所了解,按说你们也很好相处,那为什么十个合伙九个散? 我们说合伙人之间不要讲情谊,要讲利益,要讲规则,不要讲人情,要讲人性。合伙人相处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合伙人的角色转变很关键 没合伙之前,你就是你,合伙之后,你是公司的合伙 ...
第一节 讲感情,更要讲规则
创业本就是九死一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率极低,但多人合伙创业,成功率就更低。他们不是死在外部友商竞争上,而是内部股东内耗上,为什么会有内耗? 根本原因是只讲感情,不讲规则。感情经不起利益的考验规则可以; 感情没有标准,规则有标准; 感情很脆弱,规则很强硬。 把感情放到规则的笼子里 很多人合伙,喜欢谈哥们义气,兄弟情 ...
第五节 合伙人:找同类还是互补
根据“木桶理论”: 一个人长板越长,短板就会越短,需要寻找他人跟自已组建成一个团队,来弥补各自的短板。创业初期,作为创始人,既要谈单做销售,又要谈判做采购,还要负责公司全盘运营和管理,再厉害的人也不是全能,这就需要寻找合伙人。但现实情况下,创始人喜欢找同类,而不是找互补。 弱者寻找同类 我们说:“成功是下一个成功的绊脚 ...
第四节 辛苦经营十几年的企业拱手送人
前一段时间有个粉丝找我,说当初为了方便开拓市场,就引入了一家大型企业控股自己做背书,刚开始答应好好的,他们不参与经营,但这才两年他们相继开了股东会和董事会,直接把这位粉丝的总经理给免了,免了之后就解除了与公司的劳动合同,瞬间被扫地出门了,可以说是欲哭无泪,含辛茹苦经营十几年的企业就这么拱手送人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我理 ...
第三节 老板合伙,必死无疑
最近一个企业来找我做咨询,我给拒绝了。原因是他们四位合伙人之前都是小老板,每个人都有一家自己的小公司,虽然在同一个行业,但是不同的品牌,再加上几个人都是80后,就有很多共同语言,时间长了就成为很好的朋友,但近期他们感觉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想着抱团取暖,合起伙来一起干。初衷是好的,但合伙之后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