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引进投资人的那些“坑”

创始人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情况就是现金流紧张,只要公司活着,钱一直都是不够用,本质原因来讲就是现有的资金流满足不了做大做强的欲望。

股权融资优于债权融资

如果自有资金不够,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融资,首先考虑的是找银行贷款也就是做债权融资。但银行贷款有一点不好,就是你越缺钱,就越贷不出来钱即使贷款给你,还让你和家属签订无限担保协议,把家里的车子、房子等全拿来抵押才可以。我们开公司本来就是有限责任,你要是贷款还不上,银行就会让你“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创业一定要记住,不管你怎么折腾,不殃及妻儿是基本原则。银行贷不了,你可能就会找高利贷,但你要知道: 如果还不上,银行是要你的钱,而高利贷可能要你的命。所以,通过释放一部分股权,引进投资人的钱就显得很有必要。做好了,你们共享收益,做不好,可以多给点股份,最坏的后果也是净身出户。

投资人不是合伙人

在公司,只出力不出钱的人叫经理人,只出钱不出力的人叫投资人,又出力又出钱的人才叫合伙人。我们先把概念搞清楚,然后才能确定怎么做。既然投资人不是合伙人,就不能按照合伙人的逻辑来处理。投资人和你的关系不是唯一的,你是他众多投资项目中的一个,而且在你不能盈利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就走了。在你眼里,你是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发展,而在投资人眼里,他们是把公司当成商品,做大做强就卖,高价套现退出。你只有这一家公司,没有退路,没有选择,而投资人手里投了大把项目,他们心里很明白,投资就像买彩票,投资失败是常态,100个项目有一个成功,所有的投资就全收回来了。所以,投资人要占股,必须投大钱占小股,这是原则

投资人不能占大股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经营的本质是做事。本质上的区别就导致投资人和经营团队在决策时立场自然不一样,一个是考虑让企业走得更长远,一个是考虑让自己眼前不亏钱,立场不同,就决定公司战略方向和经营理念的冲突。投资人平时不在公司,对行业不了解,对企业不了解,对具体事务更不了解, 如果什么事情都由投资人说了算,在逐利的思维之下,难免就会做出最有利于投资人的判断。投资人和经营团队都想赚钱,可赚钱是果,做事是因,只有把产品做好了,客户才愿意买单。如果投资人控股,逐利的逻辑和做产品的逻辑,就会导致内部博弈,外行指挥内行,对公司来讲无疑是内耗和灾难。所以,投资人在你公司是“参股不控股,帮忙不添乱”,公司必须还是你们经营团队说了算。

估值是投后还是投前

跟投资人谈的时候,你要长个心眼,你是小白,他们是身经百战,你在他们面前就没有了任何伪装无死角。就拿估值这件事来说,也分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两种,如果你不懂,分分钟损失几百上千万。投前估值,顾名思义是公司现在值多少钱。投资人想占多少比例,再拿进来多少钱。投后估值是投资人拿多少钱进来之后,公司值多少钱。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公司投前估值1个亿,投资人投1000万进来,盘子就变成了1.1个亿,投资人占比9%多一点; 如果是公司投后估值1个亿,投资人投1000万进来,盘子还是1个亿,投资人占比是10%,这两者之间差大了。

股权转让还是增资扩股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增资扩股,把钱用于公司扩大再经营肯定不希望老板个人拿回去改善生活,他们甚至还规定“专款专用”,比如不能用来涨工资、发奖金、买车买房等,目的就是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值上。但站在创始人的角度,和投资人的想法正好相反。创始人肯定希望把钱揣到个人腰包。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创始人还是选择了妥协,毕竟把公司做好也是他们所期望的,本身就缺钱,再跟投资人讲条件很难。再加上创始人如果拿着钱回家,小富即安没动力了,人家投资人心里自然明白。当然,如果投资人确实很看好创始人,同时创始人很强势,也可采用部分股权转让加部分增资扩股的方式来处理。

非必要不对赌

为了吸引外部投资人投资,你做了精美的商业计划书,学会了眉飞色舞讲故事,但里面水分有多少,其实你和投资人心里都清楚。投资人每年都会有几百上千个项目要看,其中门道比谁都门清,他们不管你怎么说,投你只有一条,必须接受对赌。什么是对赌? 对赌的本质是一种估值调整机制,创始人既然把未来描绘得这么好,敢不敢白纸黑字写下来? 如果未来完成了,投资人不吃亏,创始人要没完成,就必须付出代价。如果创始人接受投资人的对赌,建议创始人不要对未来过于看好,更不要过于自信,只要是赌,输的可能性是远大于赢的,标准不要定太高,一定要确保自己能完成,把不可抗力的情况约定清楚。另外,你也要学会反对赌,既然完不成,你要赔偿给投资人股权。如果超额完成,投资人也要赔偿你股权。比如约定投资入投2000万占股10%,对赌没完成,投资人可以变成12%,如果超额完成,投资人就是变成8%。但不管怎么对赌,如果对赌失败,投资人让你连本带利回购他的股权,我建议你不要答应,这本质上不是股权,而是债权。

投资人权利清单

投资人不是经营团队成员,对公司情况也不了解,投了这么多钱给你自然也不放心,所以就会要求各种权利,个别权利建议你慎重考虑。

之前有个天津的学生找我看投资人给他的投资清单,密密麻麻十几页全是有利于投资人的条款,我给他分析完,他浑身冒冷汗,庆幸自己还没签,比如他们要在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否决权,股权未来可以转债权,完全棘轮条款等,字里行间全是对投资人的保护,对你创始人的约束。给你个忠告: 如果你要找投资人,一定找个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