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估好值,算算公司值多少钱

想给员工分股份,你先得知道自己的公司“盘子”多大,然后确定拿出多少股份,分给哪些人?公司估值是第一步,常见的估值方式有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投入法等多种方式,至于每家公司用哪种方式、估值多少还要结合多种维度来考量。

市盈率法估值

市盈率(PriceBarningsRatio,简称P/E),也称“本益比”“股价收益比率”“市价盈利比率(简称市盈率)”采用市盈率估值的公司通常为轻资产公司。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年度净利润的倍数,有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之分通常来讲我们都采用上一年度净利润的倍数,比如公司上一年度净利润为1000万,按5倍市盈率估值为5000万,按10倍估值就是1亿。那到底该几倍?一般来说,对内给员工做激励以5倍为宜,对外给投资人融资以7-15倍为宜,

市净率法估值

市净率(Price-to-Book Radio,简称P/B)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采用市净率估值的公司通常为重资产公司。简单来说公司估值就是公司上一年度的净资产(股东所有者权益)的倍数,比如公司上一年度净资产为5000万元,按1倍公司估值就是1亿,按3倍就是1.5亿。如果对内给员工做激励通常按原值到1倍,对外给投资人融资可以3~5倍。

市销率法估值

市销率(Price-to-sales,简称P/S),P/S=总市值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P/S-股价除以每股销售额,采用市销率估值的公司通常为互联网公司、平台公司等。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上一年度销售额的倍数,比如公司上一年度销售额为5000万元,按1倍公司估值是1亿,按4倍就是2亿。一般而言,对内给员工做激励建议按0.5-0.8倍,对外给投资人融资建议3-10倍。

投入法估值

投入法,顾名思义,是指按照公司总投入估值的一种方式,通常适用于新成立公司。建议按未来公司盈亏平衡前需投入资金的1.2-1.5倍计算。比如公司未来需投入1000万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且不需要股东再投入,靠自有现金流就可以运转,那么这家公司的估值可以为1200万-1500万。为什么乘以1.2,原因是我们的预估不太准确,给自己留一点空间,以免造成资金不够需要再追加投资时,个别股东不投入的情况出现。

综合法估值

为了确保公司估值的准确性,在做公司估值时,可以采用多种估值方式相结合,比如按市盈率估值为1亿元,按市净率估值为8000万元,按市销率估值为1.2亿元,公司的估值就可以确定为1亿元。但如果按市盈率估值为1亿元按市净率估值2000万元,按市销率估值为2亿元,几种估值方式差别很大时该如何选择呢?另外,从老板的角度来分析,老板是想以最少的股份融到更多的钱,估值再高也觉得低。而对于外部股东而言,是想以最少的钱拿到最多的股份,估值再低,他们也觉得高。这种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员工入股关心的问题

在公司内部做股权激励,对于公司估值,老板和员工本能也在博弃。这时候我们首先站在员工的角度来看,员工入不入股其实就关心三个问题: 第一,我拿多少钱?第二,年底给我分多少钱?第三,我想退的时候能不能退? 至于拿多少钱和分多少钱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收益率的问题。如果收益率太低,显然员工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会对比,把钱存到银行,没有任何风险,收益率在2%-3%,做点理财也有3%-5%,我把钱放到公司,风险大,收益如果还没有前两者高,肯定不会考虑。那么收益率多少合适呢? 建议为15%~30%,20%就代表5年回本,25%就是四年回本,这个账他们是会算的。

怎么进的就怎么出

不管你采用哪种估值方式,怎样确保估值科学合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怎么进的就怎么出。比如入股时按市盈率5倍估值进,转让或退出的时候也按照市盈率5倍估值出,你不能按市盈率5倍进,到退出的时候给按3倍出,这种是万万不可取的。只有按什么方式进就按什么方式出,所有股东锚定的都是同一个评价体系,心里才安全,股东之间才没有猜忌,合伙才能合得更长久。当然这种适合内部给员工激励时使用,引进投资人时就要按动态市值。

公司估值的本质是引入外部股东时确定的一个交易价格,仅仅是一个标准,入股后一起把估值最大化才是关键。不管是员工也好,还是外部投资人也罢,股份只有增值才有意义,增值越大,收益越大,如果一起把公司推上市,就实现了所有股东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