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公司治理: 企业发展的根基

公司有两个权,一个是所有权,一个是经营权,股东拥有所有权,经理人拥有经营权。在公司小的时候,两个权力大部分情况下是合一的,你又是股东,又是经理人。公司在做大的过程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会逐渐分离,股东拥有所有权,聘请职业经理人授予经营权并通过他们来经营公司,职业经理人对股东会负责,这就是知名的“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所谓公司治理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二者关系的一种权力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会一层”,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小微企业通常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以一名执行董事和监事代替,相对简单。股东拥有公司的所有权,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提名、委派或自己出任董事组成董事会,是公司的日常决策机构。董事会聘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总体经营,对董事会负责,是公司的经营机构。股东会又担心董事、经理人在决策和经营的过程中产生短期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所以又选举监事组成监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监督机构,负责对他们的日常监督。所以,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两码事,你可以这么理解,总经理以上是公司治理,总经理以下是公司管理。所谓管理,就是总经理在董事会的投权之下通过招聘、培训、考评、激励、淘汰等手段来完成公司的目标。

公司治理很简单

任何事物既有表象,又有真相,既有幻象,又有实相。你想理解一个事物,就要透过表象和幻象无限逼近这个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看透背后的底层逻辑,进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为了让你浅显易懂地理解公司治理结构,我给你举个例子。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即使有了孩子,作为妈妈也很难辞职全身心照顾孩子,所以就希望聘请保姆来照看自己的孩子,但问题是保姆会不会像照看自己的孩子那样来照看你的孩子? 肯定不会,这是人性。你就担心保姆会不会对孩子不好,甚至虐待孩子,即使没有,做父母的也不放心把孩子完全丢给保姆,所以你又请自己的老人也帮着一起看孩子,其实哪是看孩子,是为了看保姆。这样几个角色之间也组成了对孩子的“治理结构”。爸爸妈妈作为孩子的“股东会”,并不直接经营公司(孩子),而是让妈妈作为执行董事负责孩子的日常决策,妈妈聘请保姆作为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公司(孩子),同时作为股东会又担心保姆不会全身心经营公司(孩子),甚至出现短期行为(虐待孩子)的情况,就请自己的老人作为监事来监督保姆,同时,老人作为过来人,也会给予孩子妈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的经验指导和提醒。

公司治理很重要

公司治理相当于人的脑袋,公司管理相当于人的四肢,小微企业普遍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说白了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对小公司而言是适合的,一个人既是股东又是经理人,决策效率高,执行能力强,利于公司发展,如果决策失误,船小好掉头,风险也可控。但公司到了一定体量就不一样了,就需要“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小公司为赚钱,大公司控风险,一旦决策失误,对公司来讲都是致命的。所以你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帮大佬都纷纷辞去公司的CEO,只做董事长,并聘请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组成董事会集体决策。一个人再厉害,也是有盲区的,而且长板越长,短板就越短,如果还是一个人独断专行,这对公司来讲是灾难。董事会考虑战略的事,经营层考虑战术的事。董事会负责抬头看路,经营层负责低头拉车。记住做什么永远比把什么做对更重要,方向永远比方法更重要! 不要天天累得跟驴似的做业务,你时不时要停下来,看看公司的未来在哪里。否则,可能你做得越好,死得越快。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稳定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更是企业传承的体系保障。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确保股东与董事、监事、经理人和谐相处,团结一心,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作为公司创始人,一定要考虑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和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