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算数量,做到科学合理公平

分钱分不好,员工容易跑;分股份不好,企业容易倒。给哪些人,不给哪些人,很重要,但确定了哪些人,他们之间怎么分,更重要。人性有一个特点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不在乎老板给我多少,自己是不是买得起,我只在乎我比别人多多少或者少多少,多一点我就很开心,少一点我就多想老板是不是对他比对我好,我在老板的心中是不是不重要。不分还没事,分了反而员工有怨言。

什么是公平

曾仕强老师说过:“我有你有他也有,不公平。那什么叫公平?就是我有,别人没有,那才能叫公平。我有大家都有;那算什么公平呢?”老爷子对人性的洞察不可谓不深刻,简直是一针见血。比如你一共拿出10%的股份要分给5个员工,怎么分?平分,不行;不平分,怎么兼顾公平?哪个岗位重要,哪个不重要?我们都认为销售总监肯定最重要,他是负责给公司赚钱的。那采购总监就不重要?他也能帮你公司节省很多成本。财务总监不重要?他不给你做预算、成本、费用等经营分析,你公司现金流什么时候断你都不知道。

有简单粗暴的办法吗

我服务过一个青岛的老板,他在分股份时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这个头痛的问题。方法也很简单,他把5个激励对象叫过来,说公司这次要拿出100万股来做股权激励,至于每个人拿多少,我不知道,你们来定,现在请你们5个人每个人都写五个数,你认为这100万你们5个应该怎么分,然后收上来,老板直接加权平均得到了每个人应该得到的股数。这一招可谓利用了人性的巧妙,反正怎么分股份是你们定的,不是我定的,大家自然对老板没有了怨言。但这个“妙招”只是解决了由老板来分所产生的矛盾,本质上并没有解决量化评估分股份的问题。

越简单的方法越麻烦

我们就这个“妙招”做个分析,如果我的股数是由另外四个人定的,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会给自己写多,给其他人写少,但博弈论又告诉我们,你怎么想的,对方也会这么想,所以最后的结果还是不科学。而且更要命的是,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写,哪个人的股数会最少?答案是人缘不好的人。哪种人在公司人缘不好?答案是那个最能干的人。那个没事干的人无所事事的人,反而每天拉关系,搞小圈子,成了人缘最好的人,自然他的股数也是最多的人。这个结果一出,那你公司就是千里马跑了,平庸的人留了下来。

怎么分才科学

加权平均得到结果后,再加上你作为老板的打分做个系数的调整,才会不至于偏差太大,因为每个人这么多年来表现得怎么样,你心里大致是有一杆秤的。但这种毕竟也不科学,科学的办法就是邀请第三方,通过科学的测评工具来量化评估,比如海氏评估法、收入判定法等。第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专业的第三方会更有权威性;第二,通过科学的测评工具得出的结果,毕竟比拍脑门要科学得多,员工也更容易心服口服。其实不管哪个第三方用了什么测评工具,你一定要知道,都是要符合你老板的预期,达到你老板的目的,本质上都是为你服务的。或许你不知道每个人具体应该分多少,但你心里是大致有个数的,如果第三方通过测评得出的结果和你老板预期偏差很大的话,肯定要调整,即使相差不大,你也会微调,这只不过是显得更有公信力而已,这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