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不懂人性,别分股份

我们很多老板都喜欢学华为,把华为作为自己的标杆,把任正非当成自己的偶像。看到任正非把企业做这么好,自己的股权连1%都不到,把99%的股权都分给了员工,一共20万员工有12万都是股东,感觉股权激励确实管用也想照着学,把股权给多点人,恨不得全员持股。但分股权还真是个艺术活一旦分错,尤其是给错了人,没效果是一方面,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对的股权给了错的人

普通员工跟高管不同,他们收入低,司龄短,对公司和你老板的信任度低,在公司是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他们要的不是股权,他们要的是钱。发股权远没有发钱更有吸引力,股权你说得再好,他们也不感冒,他们永远关注的是这个月能不能准时发工资。你说给了股权他们就是老板,这个公司是他们的,但员工压根就没想着跟你走多远。你说给了股权就可以有分红,能分更多钱,他们关心的只是“如果亏了怎么办”。再说,现在的年轻员工都是“精致穷",工资不够花不说,还透支消费,你让他们从口袋掏钱买你的股份裤兜比脸都干净。所以,与其分股权,还不如多发点工资和奖金更现实。世界上最悲哀的事就是你把对的东西给了错的人。

全员持股要不得

全员有股权就等于全员没股权,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大锅饭。任何东西越稀缺,越有价值,全都有就像喝水、呼吸一样自然,谁还珍惜手里的股权。持股的人太多,就意味着股权高度分散,那干得多的人收入没增加多少,干得差的人收入也没影响多少,这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平衡。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贡献大,别人的贡献小,自己的付出多,别人的付出少。聪明的人还对自己的贡献和付出有自知之明,笨蛋连自知之明都没有,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付出最多,这样就无法平衡。如果要制定考评标准,如何考评,如何量化,哪个部分认为自己不重要,哪个岗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做得少,谁更重要,很难有标准。更何况,我们中小企业内部绩效管理根本不规范,到最后只能大锅饭,养懒汉,谁都有股权,却谁都不愿意干。

分股份可能也是拉仇恨

没有股份的情况下,老板是老板,员工是员工。分了股份,就代表有人有,有人没有,这就打破了这个微妙的平衡。该给谁,不该给谁? 给不好很可能“给了一个,打击一片”,各位,你这不是分股份,你这是拉仇恨。本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还可以,可这股份一分,拿到股份的也没说你的好没拿到的怨声载道,瞬间心就散了,团队之间的裂痕和矛盾就出现了,你要知道这是你辛辛苦苦花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打造的一个团队,如果他们离开了你再拉起一个同样的团队难如登天。

股权要给谁

给高管,给核心人才,给苗子和未来的骨干。因为他们相信未来,看得远。二八定律,公司80%的业绩都是20%干出来的,留住这20%,激励这20%,剩下的人自然知道好好干。如果你还没概念,送你一句打油诗:核心高层一刀切,重点岗位要考虑;千万别给一个人,切忌人人有股份。选对人比改变人重要一万倍,能懂你的人不用多说,听不懂的人说了也不会懂。分股份这事儿,水还真是有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