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小心“信息茧房”困死你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信息量是大了你却更封闭了。我们获取信息的各种平台: 头条、微信、短视频等平台,无一例外背后都有一套大数据算法,会根据你的喜好推送你感兴趣的信息,你不感兴趣地不再推给你,长此以往,你就会被自己认同的信息所包围,不同的、相反的信息都被隔离在外,这就导致你以为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你听到的观点都是真理,而且反复给你强化,洗脑,大脑就会被格式化,因为你的来源是单一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都是自己认为是对的,所以你看问题极端,思考问题单一,遇到不同的意见容易发表过激冲动言论,这就是“信息茧房”效应。

你不喜欢的,恰恰才是你要学习的

这个世界不是一元,更不是二元,而是多元,看待任何问题,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加接近事实真相。遇到不同意见的人,听到不同的观点,一定先去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件,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标新立异。或许谁都没有错,只是各自的立场不同罢了。所以你不喜欢的人,你更要去向他学习,你不喜欢的观点,更要去思考为什么?

与其思考,我们更喜欢捍卫自己的估值和偏见

很多人看似在思考,其实是在整理自己的偏见,很多人看似在捍卫真理其实是在捍卫自己的观点。我每周三次直播,每次直播都有很多同学问我各种问题,我都给他们一一回答,但不少粉丝却不接受我的观点,反驳我,批判我,甚至言语攻击我,一开始我还有点恼火,后来就看开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寻求真相,他们问我本质上只是想从我嘴里得到他们想要的那个答案。当然,我所谓的答案或许也是一种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打破信息茧房,靠的是系统学习

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如果在互联网上沉溺于娱乐、购物和打赏,那只能沦为互联网的奴隶,如果你能借助互联网来学习、充电、思考,那互联网就是你的工具。但我们依然要学会如何利用这个工具,有时候在互联网上我们所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是碎片化、点状、不成体系的,你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只是片面的。学习一定要系统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一本书,听一门课,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门课,它一定是自成体系、逻辑自洽的系统知识,一方面教会你系统思考,另一方面提升你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张一鸣说: “你对事情的理解,就是你在这件事上的竞争力。”

为什么有些人能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见识广博,能力强悍,认知触及本质,除了悟性高,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单位时间内,高密度、高质量的学习、经历、体验、总结,除此别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