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有个企业来找我咨询股权问题,他们一共来了6个人,把我不大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刚一坐下,我就直奔主题: “你们谁是公司董事长,把公司情况和咨询的问题讲一下。” 这时坐在角落里的一位年逾半百的男士刚要站起来,就被一位更年轻的男士给打断了:“郜老师,我们是临时让他做董事长的,下个月就轮到我做了,要不我给你介绍吧。”话没说完,那位年龄稍大的男士面露尴尬地坐下了。我还以为他们是学习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制度结果一介绍我才明白,公司股权一共100%,6个人平分,每人16.67%。现在公司做什么都要开股东会,一点小事都要聚在一起讨论,各抒已见讨论来讨论去,几天没个结果。讨论一开始还“对事不对人”,后来发展到了“对人不对事”,动不动就吵架,甚至敲桌子、砸板凳,谁都不服谁,目前公司发展陷入停滞
,让我给指导指导怎么办?
我上来就说:“找我可以,我也不收费,但我给你们三种解决方案,你们要么接受,要么就别在一起合伙了。第一个是调整股权比例,让一个人占51%;第二个是股份比例不变,让一个人表决权大于51%;第三个是不愿意继续的可以退出,重新选个实际控制人。”他们回去考虑了几天,没达成一致,散伙了。
约法三章
其实这也在我的预料之中。所以合伙规则一定要提前定,确定好谁是实际控制人,谁是其他参股人,关键的时候谁拍板
。如果你们没有约定,发展到了后期,关系出现裂痕,内部出现矛盾,这时候合伙就已经变质了,破镜难以重圆,再做什么修复也为时已晚。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我们之前是什么关系,一旦破裂,这辈子基本都是老死不相往来
。人性真的很凉薄,用你的时候,有多热情,不用你的时候,就有多冷淡。
应该让谁决策
作为员工经常不理解老板为什么总是优柔寡断,甚至还变来变去。我们先看看员工是怎么做决策的,员工做出的决定一般不够理性,做完决定后发现不对又后悔,最后只得离职,惹了大麻烦只能老板去买单。老板为什么犹豫不定,因为他知道,他是承担风险的那个人,一旦有错,可能让他倾家荡产,所以他要评估、推敲、权衡,最后拍板。所以一家公司到底应该让谁说了算,很简单,让承担风险的主要控制人说了算
。如果都承担风险,谁承担的风险最大,就让风险最大的那个说了算,责任和权利永远是对等的
。只有你承担最大的风险,你作出的决策才是深思熟虑,且最理性、最客观。
谁是承担最大风险的人
就是大股东
。每个团队都需要一个领导者,否则就是一盘散沙、群龙无首。有俞敏洪才有新东方、有任正非才有华为,有张瑞敏才有海尔,有乔布斯才有苹果。老板能力水平有多高,你企业的天花板就有多高,老板就是公司发展的天花板,创始人才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顺境看经理人,逆境看合伙人,但绝境时只能看创始人。总结一下就是,真理总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多人合伙,一定要有个真正领导者,让承担风险最大的那个人作最终决策。只有这样,合伙人才能方向一致,目标一致,齐心协力。
必须有带头大哥
多人合伙就好比几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司机只能是一个,作为乘客你可以提醒,但不能抢方向盘,否则就会车毁人亡。一家公司只能有一位战略家,多位战术家,但不能有多位战略家,否则一个说干这个,另一个说干那个,一个人一个想法,这种决策机制下最后不是同舟共济,而是“五马分尸”。谁都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看似很多事大家可以商量着来,少数服从多数,但你要记住,理想和现实永远是相反的,首先明白人永远是少数,而且恰恰是少数人的意见才是对的
。合伙人冲突的结果,都是争了对错,赢了利益,输了情义,最后毁了一切。
记住,多人合伙的公司很少有因为外部竞争倒闭的,大多都是因为股东内斗倒闭的。多人合伙,商量的时候可以百家争鸣,拍板的时候必须一锤定音,执行的时候才能雷厉风行,这才是最符合多人合伙公司的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