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定条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看问题,我们要学会看本质。干股激励的本质是与业绩挂钩的分红权,期权激励的本质是与业绩挂钩的实股,两者的共性就是与业绩挂钩。与业绩挂钩的股份,才能起到激励性,不与业绩挂钩,干得好,干得差,干与不干都享有同样的权益,就会导致小股东搭便车、不干活、大锅饭,到最后谁都不干了。一句话总结:股权激励必须要做到全流程与业绩挂钩,要设置授予、行权、分红和回购等四个条件。

授予条件

授予条件是指激励对象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未来购买公司股份的权力。授予条件一般分为公司和个人两个层面。公司层面的指标可以设置为今年营业收入,或毛利润,或净利润不低于多少,完成了就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完不成,所有人都没有资格。如果公司层面的指标完成了,还要有个人层面的指标,比如工龄满三年,总监及以上职级,且去年绩效完成率在90分以上,符合的才有资格,不符合的没有资格。

行权条件

授予条件只是授予你未来买股份的权力,但是未来那个时间你能不能买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叫行权条件。行权,顾名思义,行使自己购买股份的权力。比如公司有100人,今年满足授予条件的有10个人,但这10个人到明年年底都能有买股份的权力吗?不一定,只有满足了行权条件才可以。也是设置公司和个人两个层面的指标,公司层面的指标可以设置为明年营业收入,或毛利润,或净利润不低于多少。完成了,公司允许行权; 完不成所有人都不能行权。如果公司层面的指标完成了,还要有个人层面的指标比如明年绩效完成率在90分以上,符合的才能行权,不符合的不能行权。与设置授予条件类似,一方面,激励大家共同完成公司及个人指标; 另一方面制造稀缺,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珍借。

分红条件

假设10人中有7个人行了权,成为公司的股东。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我们讲股权激励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交换,公司是用股权来换你未来给公司做出更好的业绩,不是让你坐享其成,坐收渔利。所以还必须设置分红条件同样分为公司和个人两个层面的指标。比如这7个人共持有公司10%的股份公司可以约定: 如果完成基本目标,按10%享有分红; 如果超额完成目标可以按15%分红;如果没有完成基本目标,按5%享有分红; 目的就是激励团队做得越多,分红越多,做得不好,虽然持有10%的股份,但仅能分5%的红。除此之外,分红还要跟个人绩效完成率挂钩,如表3-1所示:

回购条件

一个完整的股权激励计划要做到股东能进能出,持股比例能多能少,让股权始终保持一个动态变化。因此,股权的回购条件就显得极为关键,比如员工辞职,被辞退,退休,严重违反公司利益,违背合伙人价值观,触犯刑法,失踪,离婚,死亡,从事同业等,都要提前设置。设置回购条件的目的表面上是未来某一员工出现这种情况时,做到有据可依,不至于未来闹到法院,反目成仇,其实更多的是起到震慑作用,就好比法律的意义一样。退出条件在那,你就不能去触碰,否则你要承担相应的代价,这是关键。就像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说的那样,“不要用兄弟情谊来追求共同利益,这个不长久,一定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谊。不能纯粹为了理想去追求事业,但你的事业一定要有伟大的理想。这样的合伙人制度才能长久。设置各种条件的目的是把股权激励做成一个动态调整机制,贡献大的可以多行权、多分红、多配股,贡献小的股份必须少行权或者不行权、少分红或者不分红,部分回购或者全部回购,这样不但可以做到在未来调整的时候做到有据可依,占据主动权,让更多的权益给到对的人,这样才能起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和目的。